人每天接觸到的物品數以百計,這些物品上往往附著各種病菌和病毒。外出時,很多人也習慣隨身攜帶一瓶乾洗手液,特別是對於有小孩或嬰兒的父母來說,更是不可或缺。然而,市面上的乾洗手種類繁多,成分各異。乾洗手到底是什麼呢?乾洗手真的有用嗎?它的成分有哪些?它與酒精有什麼不同?將詳細解答這些問題。
什麼是乾洗手?
乾洗手定義
乾洗手是當無法使用水和肥皂時進行手部清潔的最佳選擇。與一般洗手不同,乾洗手不需要沖洗,使用起來快速便捷,通常由殺菌成分、保濕成分、水和香料組成。常見的殺菌成分包括酒精、次氯酸水等;保濕成分如甘油、植物萃取物等,用於滋潤皮膚、減少刺激;水則用來調和各種成分;香料則能緩和殺菌成分的氣味。
乾洗手用途
乾洗手適用於多種場景如:
- 外出用餐前後
-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
- 接觸公共設施後(如電梯按鈕、門把手等)
- 照顧嬰幼兒或病患時
- 處理食物前後
頻繁使用酒精會對皮膚造成傷害,因此在挑選乾洗手時應盡量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。敏感肌膚和幼童尤其需要選擇安全、低刺激的乾洗手,否則可能會導致過敏。同時,要注意乾洗手的殺菌效果是否能滿足需求,並非所有乾洗手都能有效對抗腸病毒和冠狀病毒等病菌。
乾洗手常見成分
根據乾洗手液的活性成分,可分為含酒精和不含酒精的種類,其中含酒精的較為常見。大多數乾洗手液含有60~95%的酒精成分,如乙醇(Ethyl alcohol);而不含酒精的乾洗手液則藉由添加具有殺菌效果的化合物來消毒。
含酒精的乾洗手
酒精是最常見的乾洗手成分,最佳濃度為70至78%。酒精能破壞病毒細胞的脂質套膜,使蛋白質變性,讓細胞脫水並失去活性,最後死亡。酒精性乾洗手液對具有套膜的病毒有效,如新型冠狀病毒,但對無脂質套膜的病毒,如腸病毒、輪狀病毒和一些會產生孢子的細菌則無效。此外,酒精濃度過高(如95%以上)會使細胞的蛋白質硬化,反而不利於殺死病毒,且長期使用會使皮膚乾澀不適。
不含酒精的乾洗手
不含酒精的乾洗手液主要通過添加其他具殺菌功效的化合物來消毒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非酒精殺菌成分:
- 次氯酸水:次氯酸水能使病毒失去活性,對新冠病毒有效,但刺激性較高且穩定性較低,必須存放於不透明的瓶子中以防氧化。
- 有機矽氧烷銨鹽:通過親膚測試、刺激性低,作用原理是在物品表面形成保護膜,阻隔病毒入侵。對於「套膜病毒」有99%抑制率,而「無套膜病毒」也有顯著的效果,皆是以”物理性”的原理破壞病菌結構讓細菌/病毒自然死亡。達到防護作用,可完全抑制病毒感染所產生的細胞病變效應。
- 三氯沙:三氯沙是一種廣譜抗菌劑其殺菌原理為干擾病菌的細胞壁生成,不過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表示,三氯沙對健康和環境可能有潛在的風險。因此在購買任何清潔用品如乾洗手、牙膏、洗面乳前,應確認產品無此成分!
- 奈米銀:物理性滅菌,效果較持久且對新冠肺炎有效,但部分產品噴灑時會有金屬氣味,且對於人體的危害性有待觀察。
乾洗手質地種類
乾洗手噴霧:
乾洗手噴霧使用方便,適合隨身攜帶,噴灑後迅速揮發,不會留下殘留物。
乾洗手凝露:
乾洗手凝露質地較為稠密,能夠更均勻地覆蓋雙手,使用後手感較為清爽。
乾洗手液:
乾洗手液質地類似於普通洗手液,使用後需要稍微搓揉以達到清潔效果。
泡沫式乾洗手:
泡沫式乾洗手使用起來非常輕盈,適合兒童使用,且不易殘留。
如何挑選乾洗手?
選擇適合的乾洗手產品,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,尤其是對於敏感肌膚和幼兒的選擇。
選擇乾洗手的原則
- 成分安全:選擇經過認證的產品,避免使用含有過多化學成分的產品。
- 功效明確:根據使用需求選擇具有特定殺菌效果的產品。
- 使用便捷:選擇方便攜帶和使用的包裝形式。
對敏感肌和幼兒的選擇建議
對於敏感肌膚和幼兒,建議選擇不含酒精的乾洗手,或者含有天然抗菌成分、溫和配方的乾洗手產品。同時,應選擇泡沫或凝露質地,減少對皮膚的刺激。
黃金盾泡沫式乾洗手:預防腸病毒的最佳選擇

在腸病毒和流感高峰期,如果家中有幼兒或長者,特別需要注意他們的免疫系統,因為他們較容易因感染腸病毒而發展成重症。腸病毒常由口腔進入人體,因此手部清潔非常重要。
黃金盾泡沫式乾洗手使用主要抗菌成分為【有機矽氧烷銨鹽】,該成分的抗菌力及安全性已獲得多項國內外認證,包括美國、歐盟及SNQ國家品質標章,並通過SGS檢驗測試。這款乾洗手無酒精、免沖洗、低敏不傷手,且方便攜帶,隨時隨地都能使用。

黃金盾泡沫式乾洗手的六大特色:
- 免沖洗,無酒精,低敏不傷手
- 8小時長效保護膜,隨時隨地防護
- 含有植物性萃取液,提升防禦力
- 獨家生物界面活性技術,溫和去除汗漬蛋白
- 通過SGS檢驗測試,幼兒也可使用
- 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

最棒的是,「黃金盾泡沫式乾洗手」攜帶便利,可隨時隨地使用,不僅能幫助大人們維持良好手部衛生習慣,更能教導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這個好習慣,遠離病毒的威脅!